弱国的奋斗与挣扎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六章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政府可以说是陷入中枢无主的状
  态:要战没有实力、要和没有决心,四分五裂的国家、民穷财尽
  的政府、加上只知内战相残的军队、激动绝望的学生、兴风作浪
  的政客、卖国求荣的汉奸,中国真的能够面对进一步即亡国的挑
  战吗?从蒋介石的观点看来,中国唯一的机会,只能从死里求
  生,那就是设法忍辱负重、争取时间,统一与建设国家,然后设
  法组成一支有现代战力的军队,才能再与日本进行决战。但是在
  当时而言,这种想法却是不会被舆论所接受的,民情激动得现在
  就要与日本一决生死,“立刻抗日”更是当时所有割据势力,反
  对蒋介石进行统一与建设的护身符,使得蒋介石在准备抗日的努
  力上,增加了无数与不必要的困难。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对于中日两国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分水岭事件,
由于日本政府不但无法控制少壮派军人违抗命令,而且还逐步地认同他们为
帝国开疆辟土所作的贡献,从此之后,日本演变成为一个由少数军人专政的
国家,从此国家失去了民主、和平,最后换得了亡国的历史结局。

  而中国却从九一八事变的惨痛打击之下,开始逐步的觉醒。中国社会的
各个阶层在受到这个危机的刺激之下,出现了死里求生的挣扎,从一个近乎

第57页
完全破碎与衰亡的局面,开始凝聚出一点国家认同的元气,慢慢的独立进行

对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经历了极其艰苦的十四年,最后是熬过历史的浩
劫,获得了光荣的胜利。虽然中国的复兴立刻又受到英、苏、美强权的联手
阴谋出卖的打击,但是经历过抗日战争之后,她已经走出历史的最低点,开
始有了国家再生的能力。

6.1  中国分裂与衰弱而招来外患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一九三一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低迷的危机时刻
(要不然关东军的这几个少壮派军官,也不敢这样胆大妄为的侵略中国东北
了),当时的中国,分为两个国家,三个中央政府,十几个地方独立政府,
以及边陲地区(蒙古、新疆、西藏)实际上被外国幕后控制的局面。当时的
南京国民政府,真正能够直接掌控的地区不过是长江中下游几省的地区而
已,从清朝中叶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剥削,更是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
步,在这种中国面临危急存亡之秋的时刻,日本军国主义正乘人之危的侵略
中国。

  当时南京的国民政府,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蒋介石一贯的主张是,只有先统一内部,才能完成建设与发展,这样才有能
力与帝国主义力量争取中国应有的权利。蒋以及绝大多数的国民政府领袖
们,虽然都多少的了解到东北局势已经出现危机,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
连日本政府与军部,也无法控制住关东军的独断行动,史达林更是顺水推舟
的故意放任局势发展,因此国民政府对与东北所面临的危机,除了再三的交
待张学良不抵抗之外,并无进一步的准备与对策。

  事实上,当时的蒋介石,甚至没有把握能否解决关内分裂(中共与广
州)的危机,哪里还能有力量去对付关东军在东北的侵略与挑衅。基本上,
中国政府仍然认为,至少当时的日本政府方面,还没有立刻要以武力公然的
侵略中国的东北的准备,同时日本军部也一直担心苏联从背后突袭,因而不
愿在中国东北采取公然的军事行动。所谓不抵抗政策,原是针对杜绝关东军
的挑衅藉口而发的(并非当日本真正武力侵略东北时,仍不予以抵抗)。

  回顾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中国局势,刚刚结束民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内战之

第58页
后,张学良的“奉系”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内部,仅次于宁系(蒋介石)的军

政势力,于是造成粤系极大的不满与反弹。因此在一九三一年,国民党高层
派系,为了是否应该制定约法、实施训政的问题,再度爆发水火不容的政
争。这次政争激烈的程度也是前所未见的,蒋介石竟然采取软禁党国元老胡
汉民的强硬手段,因而激起国民党中的粤、桂系统,正式的叛离南京国民政
府,而在广州成立另一个国民政府,并且开除南京国民政府所有领导人的党
籍。他们特别愤恨张学良的迅速兴起,因此广州的国民政府,进一步的准备
联络其他割据的军政势力,再度发动讨伐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战。当时广州国
民政府的外交部长陈友仁,竟然到日本进行活动,要求日本政府以军力,支
持广州政府讨伐南京国民政府。这种做法,虽然当时没有被日本政府接受,
但是给与日本政府相当大的鼓舞,认为中国事实上已经陷在分裂与亡国的边
缘了。

  在面临这种内战不息,与内斗不断的情形下,南京的国民政府可以说是
分身乏术,只能疲于应付各方的挑战,而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实际  
上只是地方型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单独面对国际强权的侵
略。在这种的危机之下,经过紧急的商讨对策,南京政府只有决定不对日宣
战,而采取一面进行对日的交涉,一面诉之国联,要求国联能主持国际正
义。同时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之下,南京国民政府也立刻释放胡汉民,并且要
求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会商团结之道,以组成新的政府来共赴国难。

  国民政府决定不对日宣战,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中国,无论就军力与  
总体国力而言,中国根本就不是日本的对手。别说正规的战场作战是必败无
疑,就是长期的游击战也没有准备好,所以中国一旦正式的对日宣战,结果  
必然是战败亡国。何况当时的日本政府也和关东军存有立场的分歧,日本政
府希望能够以外交方式与中国政府洽商解决之道,然后可以压制关东军的行
动。因此中国与日本原是准备进行交涉,以化解九一八事变的危机。

  但是无论在中国或是日本,都有不少军政领袖,认为九一八事变只是关
东军的强出头的争功表现,而不是政府主导的侵略政策,因此只要中国能够
在交涉的过程中,多让些利益给日本人,日本政府最终会压制关东军,不至
于就此直接占领中国东北。

  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地就被强大的政治压力所否决了。国内民意强烈的
激荡,认为中国绝对不能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任何的妥协与让步,因此”不  

第59页
撤兵、不交涉“成为中国舆论与政界的主流意见,迫使国民政府不敢进行中
日之间的直接交涉。而日本方面,关东军行动的空前胜利,已逐渐赢得军
部、民意甚至日皇的支持,所以日政府也无法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而放弃
已经占领中国东北的利益。

  当时的东北军之所以采取不抵抗策略,除了是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整体
国策指示之外,也有着实质生死利害的考虑,因为东北军主力在华北,负责

处理中原大战之后的善后工作,当时口服心不服的晋军阎锡山部、山东的韩
复渠部都与日本有联系,而剩下的西北军又与东北军有过惨烈战斗的私仇,
因此张学良就算想要紧急调兵出关应战,在中央方面是兵饷都无法支援,同
时谁也不敢保证,其他在华北不同派系的部队,会不会乘人之危的攻击东北
军后路,这就是张学良不能不顾忌的地方。

  张学良原先也一样认为,当时日本最终的目的,只是要扩大日本在东北
的利益,关东军的军事行动,已经超过日本政府与军部的指令,何况日本无

论如何都要考虑苏联的立场。所以只要部在东北与关东军正式开战,关东军
就没有作战的藉口,然后经由与日本政府交涉,达成利益的让步,最后关东
军还是会退兵的。张学良清楚地知道,目前自己既失东北的根据地,前途已
经危机四伏了,假如再把手上的一些部队拼光,那么自己以及东北军系,将
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6.2  外交无法挽回东北失地

  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在军事上是确立不宣战的方针(其实
也无兵可战),在外交上立刻兵分二路出击,财政部长宋子文与日本驻华公

使重光葵进行接触,同时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提出中国的紧急控
诉。宋子文与重光葵经过密集谈判之后,已了解日本政府也不赞成关东军的
行动,因此决定由中日双方派员组织一个代表团,直接到东北监督停火,然
后商议撤军的问题,这个方案已经被日本外相币原重喜郎所接受1

  但是这时候中国国内的民意已经陷入激动与失控的状态,国人一致认为
日本若是不先无条件撤兵,中国根本没有与日本进行交涉的必要,激动的 
___________
1 假如中日双方继续的直接交涉下去,是否会达成进一步的协议以解决九一八事变?这是一
个历史上的问题。至少蒋介石在后来的检讨中,有过这样的想法。

第60页
学生冲进外交部殴打外加部长王正廷;舆论对于政府的不抵抗与对日本的交 
涉,都当成汉奸般的严厉批判,造成整个南京国民政府几乎为之瘫痪。“不
撤兵、不交涉”便成为民意强迫政府所接受的政策方针,造成当时政府中没
有人敢再谈与日本交涉的事,诉之国联变成当时国民政府唯一能做的选择。

  但是当时的国联,虽然在表面上是一个超国家的维护和平国际组织,但
是实际上确在几个国际强权的操控下,只能做些不切实际的表面文章,九月

二十一日,中国驻国联的代表施肇基提出中国的紧急控诉,二十二日国联
就做出要求中日双方停战撤兵的决议2,但是日本政府当时根本弄不清楚状
况,更控制不了关东军的行动,反正日本政府发表了所谓“不扩大”声明来
敷衍国联,因此这个决议根本发生不了任何的影响力。

  在日本不但不能控制关东军停战撤兵,反而坐视关东军扩大侵略的状况
下,国联在中国的要求下,于九月三十日再度作出决议,要求日本撤兵,但 
是在日本的要求下,加入了“中国需要能够确保日本侨民安全与南满铁路运
输”的前题,这样日本政府就可以辨称,中国无力保护日本在中国东北侨民
与铁路的安全,所以日本不但不能撤兵,还要继续增兵以护侨与护路。最后
国联看到日本实在是胡作非为、公然破坏和平进行侵略,才在十月十四日三
度决议,要求日本撤兵,这时候日本政府只有设法作出缓兵之计,由日本外
相币原在十月十九日提出中日直接交涉的五原则,以解决中国东北的问题。

  币原的五原则是:一、中日双方互不侵犯。二、相互尊重对方领土主权
完整。三、中国禁止排斥日货。四、中国负责保障日本在华侨民安全。五、
中国承认与日本之间的一切条约、义务。表面上看起来这五原则还算合理,
但是玄机就在于第五条--日本要想国民政府承认已经被宣告无效之“二十
一条”的效益,这是中国政府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条件。

  这时候,国民政府已经陷入重组的过渡状态,没有人能够当家主事,所
有的军政负责人,光是要应付十月二十七日,国民党四全大会的召开,有关
宁、沪、粤各派的内部纷争,就已经分身乏术,加上舆论的强烈批评,根本
没有人敢去负责与日本政府进行交涉。十一月起,激动与绝望的学生不但进
行罢课,而且到处冲击国民政府的机关,强占列车开向南京,向政府请愿,
要求“与日本宣战”,蒋介石与国民政府高级首长出面对学生解释政府的立,
___________
2 当然可以看出这个决议是非常的莫名其妙 ,中国根本没有进军,甚至没有抵抗,完全是日
军单方面的侵略,从哪来的双方停战与撤兵?

第61页
场,只得到更为强烈的嘲弄,十二月十五日,全国学生的请愿代表,极度不

满党政首长的解释,甚至在南京中央党部,围殴行政院副院长陈铭枢与教育
部长蔡元培。

6.3  政府改组危机扩大 

  在民意的强大压力之下,广州的国民政府终于愿意与南京的国民政府进
行团结御辱的会谈,加上汪精卫的扩大会议派人马,三各派系在上海,各自
分别举行国民党四全代表大会,各自选出自己的人马,所有叛党与割据的份
子,又通通和稀泥的成为拼凑的“团结”政府,广州放弃国民政府的名号,
却在“西南政务委员会”的旗号下,继续保持独立状态。而在胡汉民的强烈
坚持蒋介石必须下台的要求下,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蒋决定辞去本兼
各职,而由广州的国民政府入主南京,负起对日交涉的重责大任。

  这时候,日本的若规礼次郎内阁,也因为无法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内外危
机而下台,而由犬养毅首相接任。犬养是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对于中国
的革命以及孙中山的理想,都相当的同情,与广州国民政府的一些重要领导
人,更是有着私人的情谊。因此国民政府在孙科主政,以及陈友仁出任外交
部长的情况下,中日双方进行了私下的“直接交涉”。

  当时陈友仁还非常乐观地认为,犬养将会尽力化解日本内部争议,最后
还是会以外交协议的方式归还中国东北。但就事实的发展而言,这时候日本
朝野都已经改变原先的观点,开始支持“胜利者”关东军的夺取中国东北行
动了(要记得日本是一个崇拜唯力的民族,谁的力大谁就有理。)因此在十
二月十七日,日本的国会正式通过嘉勉关东军的决议,当天日皇也正式核准
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绥靖行动”。因此就算是犬养毅真的有心想要约束军
方,这时候已经是心余力拙了。而日本的军方怀疑犬养毅与中国的关系,也
就更为排斥中日以外交解决东北的构想3

  不管家不知家道的艰难,广州派的人马入主南京之后,才发现国库的空
虚,与国家的混乱。当时每个割据的派系人马都“高言”抗日,但事实上,
每个派系的人马都知道打不过日本,谁若是要当出头鸟,谁就成为权力斗争
的牺牲品。而当时中国财政的困难,更是超过广州派人马想象的程度,他们
___________
3 犬养毅在一九三二年的五月十五日,被少壮派军人刺杀身亡。

第62页
根本发不出粮饷,弄得公务员罢工,军队要哗变,这时候日本又在中国的金

融中心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直接威胁到南京的安全,国民政府仓皇迁都
洛阳办公,粤派的国民政府只有请辞,再度让蒋介石复出,来处理艰巨的国
事了。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政府可以说是陷入中枢无主的状态:要战没有
实力、要和没有决心,四分五裂的国家、民穷财尽的政府、加上只知内战相
残的军队、激动绝望的学生、兴风作浪的政客、卖国求荣的汉奸,中国真的
能够面对进一步即亡国的挑战吗?从蒋介石的观点看来,中国唯一的机会,
只能从死里求生,那就是设法忍辱负重、争取时间,统一与建设国家,然后
设法组成一支有现代战力的军队,才能再与日本进行决战。但是在当时而
言,这种想法却是不会被舆论所接受的,民情激动得现在就要与日本一决生
死,“立刻抗日”更是当时所有割据势力,反对蒋介石进行统一与建设的护
身符,使得蒋介石在准备抗日的努力上,增加了无数与不必要的困难。

  在当时,比较展露出希望的,就是一般国民自动自发出现的民族主义感
情,在马占山发动江桥抗日的反击之后,中国各地的民众,都自动自发的兴
起支援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活动,国人在极度的穷困之中,设法慷慨捐输,东
北人民在不到半年之内,组成多达四十多个抗日组织,与日本关东军进行浴
血抗战,从南到北攻击关东军在东北各处的据点、切断日军的铁路运输、刺
杀卖国的汉奸,甚至数次进攻像沈阳、长春等重要城市,迫使日本动用五个
师团以上的部队,在东北各地进行屠杀式的镇压。

  东北义勇军的奋战成果,一度可以说是震惊中外,但是在苏联协助日本
封闭外援,以及日军进一步占领热河,切断关内的支援管道之后,东北的抗
日义勇军,终于在缺乏外援,没有武器与弹药的补给下,才逐渐地被日军所
压制住,但是仍有许多东北的热血青年,设法辗转入关,或是成为流亡学
生,或是投身军旅,成为抗日的先锋与烈士。而像“长城谣”等的爱国思乡
歌曲,更是激励起同胞爱国的民心士气。一部分的国人开始了解统一与建设
的重要,中国于是开始逐步走上团结与准备抗日的道路。但是日本对华的侵
略却是没有一刻停止过。



www.ccina.com

中国失土收复论坛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www.npla.org/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