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内忧与外患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十五章


    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变化,主要原
  因是,中日战争并非仅是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的交战而已,而是
  涉及到中国追寻自己生存与命运的斗争,以及国际强权对世界利
  益分配策略的大决战。中国内部的国共分裂与其导致的内战,更
  是影响到整个抗日战争--从准备到结束--历史发展的最重大事
  件。  


  在满清末年,中国内外可以说是情势汹涌:中国不断受到外来的侵略,
造成她一再签下丧权辱国与割地赔款的条约;同时中国的内部,又在封建政
权无能与腐败的双重打击下,使得国家面临了空前的历史危机与变局。
中国一方面出现救亡图存的奋斗,一方面也出现民族自信心的挣扎。经过多
次的革命运动,与历史脱节的满清政府,终于被推翻,但是中国人对于如何
治国与建国,却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民国成立之后,中国只是形式上算是一
个国家,事实上根本是个四分五裂的政府,最后权力落到军方实力派系的手
中,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当然国际强权也没有放过欺凌中国的机会,在
幕后支配各种军政势力,以大量的借款而取得剥削中国利益的机会。

第149页
15.1  民国初年中国严重分裂的危机

  不过,在这些不同的军政势力之中,最有组织与潜力的团体,首推国民
党与共产党。国民党来自孙中山先生之革命团体的结合,企图建设一个有
中国历史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则是来自苏联之“第三国际”(Third
International of the Communist Party,简称Comitern)的推动,企图在中国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同时,在侵略中国的国际强权中,又以苏联与日
本,对中国有着直接侵略与占领的野心与计划。这些国际强权不断地利用机
会,介入中国的内乱,以争取重大的利益,当时苏联对于中国全面的赤化,
有着特殊的急迫性,那就是要让中国成为苏联支配下的抗日炮灰。日本则希
望中国全面分裂而永远受其宰割,他当然非常担心苏联赤化中国,因为中苏
结合的赤色力量,将会导致日本的覆亡,所以日本更以防共为藉口,加速侵
略中国。

  若以历史的事实而论,抗日战争在整体的作战与外交上,是蒋介石所领
导的国民政府,负起主要的责任,但是在文宣、社运以及游击战方面,却是
由共产党影响整个的潮流。由于国际社会,故意地要降低中国对于反法西斯
作战的历史贡献,所以当时许多的外国学者与政客,总是想尽办法,诬蔑中
国没有抗日、对盟国毫无贡献,所以英、苏、美等强权可以出卖中国的利
益,以加速战争的结束。他们喜欢引用国民党说的“共产党没有抗日”,以
及共产党说“国民党没有抗日”的矛盾,而得到一个简洁的结论:国民党与
共产党都没有抗日。这当然使得中国的抗日历史事实,受到极大的扭曲。

15.2  国民党力图振兴中国

  国民党是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领导政党,但是民国成立之
后,中国为军阀割据的北洋政府所控制,在一九二七年“北伐”之后,国民
政府才取代了北洋政府,在形式上负起领导中国的政治责任。虽然如此,直
到一九三六年之前,中国都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统一的国家:内部的割据势力
形成山头与诸侯,外部强权的侵略占领着中国广大的领土,造成国民政府实
际上,只是统领长江中下游的共主政府而已。当时国民政府需要面对的历史
挑战是不断的内战割据,以及所有的外债赔款,加上苏联、日本等强权的侵

第150页
略威胁。

  面对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有着无限
的无奈与困难。当时中国正处在“国不国”的分裂与落后的状况,国民政府
无法与日本进行全面作战,因为一旦正式宣战,日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全
中国,所以国民政府只有设法忍辱负重的与日本的侵略周旋,以争取国家的
统一,与建设的推动。但是国民政府准备抗日作战的部署,却被人民认为国
民政府“不敢”对日作战:于是什么亲日、汉奸的帽子,都戴在国民政府的
头上。

  虽然国民政府许多领导人,都是留日的学人,也与日本政界有着一些个
人的关系,但是国民党并非是一个亲日的政党。就以蒋介石而言,他曾经在
日本求学,接受军事训练,不过蒋介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拥护者。假如说要
论蒋介石对国际社会的态度与倾向,应该是比较“亲美与崇德”,日本还没
有资格轮到被他崇拜的地位。国民党的一些领导人,曾希望中、日两国基于
文化、种族的接近,能够合作互利,共同抗拒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对
于日本的侵略,国民党的领导人同样感到不能接受。但实际的问题是:假如
要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历史的决战,中国必须先要有准备。这就是蒋介石与国
民党多数领导人的立场。国民党抗日的意志是经过事实验证的,要不然就不
会有后来中国孤军坚忍抗日作战的悲壮历史事迹,以及中国跻身成为全球四
强历史地位的光荣了。

15.3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

  而由苏联第三国际指导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其根本的主张是在中国推动
无产阶级专政,所以在本质上,是与日本右翼反共的军国主义,站在不共戴
天的地位。何况当时中国共产党还要保卫苏联的利益,因此更是要在抗日的
问题上,采取与苏联绝对一致的立场。所以中国共产党从头到尾,都是“主
张抗日”,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上,却又有极大的差异--抗日成为中国共产
党生存与发展的最佳手段与工具。国共两党的合作,固然促成了中国团结抗
日的形象,但是国共两党仍然各自留有对付对方的策略,以致在抗日的同
时,仍然有着相互斗争的地方,也分散了实力。

  就历史的发展而言,在共产主义开始发展的时候,不是中国选择共产

第151页
党,而是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因为在苏联成为共产主义国家之时,中国只是
一个封闭与落后的农业国家--她根本就没有工业化的社会结构,也没有资
本家与劳动阶级的对立矛盾存在,因此起初中国人对于共产主义的兴趣,多
数来自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中产阶级,人数极其的有限。

  但是苏联共党政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若要生存发展,最佳的战略布
署,就是设法让中国与印度赤化。以这两国土广民众的国家,作为颠覆西方
资本帝国主义的最佳桥头堡,列宁的名言:“从莫斯科经北京、加尔各答,
是到巴黎最近的道路”,正是这个战略的生动说明。何况苏联早已是食髓知
味,它继承了帝俄侵略中国的大东北与大西北的基业,建立了西伯利亚的战
略空间,更想进一步的控制中国的蒙古、新疆与东北。苏联共党当然不会忘
记,它与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政府有着不共戴天的历史仇恨,以及为争夺东
北亚战略地位的利益冲突。

  所以苏联的共党政权,就在表面上,一再主动地对中国示好,列宁居然
慷慨地表示,要考虑归还帝俄时代对中国所侵略的土地,以及自动撤销帝俄
时代,对中国所取得的所有不平等条约1。苏联一方面在当时中国分裂的势
力之中,寻找利益代理人,曾经支持过西北军的冯玉祥,也设法与广州的国
民政府建立关系,更重要的是,苏联一方面也决定全力辅导成立中国共产
党,以在中国推动“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一年十月成立于上海(这一年正是苏联正式并吞外
蒙古,准备建立傀儡政权“蒙古人民共和国”),当时正式的党员只有五十
三人,参与开会的代表也只有十三人,是由苏联的第三国际共党代表马林
(Maring)主控会议,推举陈独秀为总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主要关心的
议题,是如何在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以与苏联共党共创一个全球性的无
产阶级专政之社会,而非从复兴中华民族与其历史之观点,进行建设富强之
中国的历史大业。

15.4  国共的合作与分裂

  不过由于中国当时并没有工业化,也就没有资本主义剥削工人阶级的严
___________
1 当然这全都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列宁一上台,苏联就设法占领了中国的外蒙古(1921),
不但继续控制了中国东北北部,它参加八国联军向中国压榨的庚子赔款是一分都不还。另外,
所有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苏联从来一条都没有放弃过,同时它还继续侵略中国的新疆省。

第152页
重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很难利用劳工的力量,进行发展。因此在苏联第三 
国际的直接指导之下,中共主动与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多次的接触
与协商,希望能够达成国共合作,以加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当时的国民 

党,正处在致力消灭割据军阀,对抗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剥削的时期,极需外
来的帮助,苏联以提供政党组织、运动群众、建立党军、提供经费与武器的
条件,在一九二三年与国民党达成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利用国民党
的党政军组织与架构,充实了共产党的党政军功能与力量,建立一个有全国
性军政力量的政党。

  也就是得到了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加入,国民党的党政军力量迅速的得
到强化,联俄容共之后的国民政府,组织力量大增,眼见军阀割据的势力,
已经面临人心厌倦,力量耗竭的崩溃地步,于是它决定在一九一六年发动统
一中国的北伐。国民党的军政力量,在北伐之中,出现了势如破竹的凌厉战 
果,打得军阀势力溃不成军,但是国民党内部,以及与共产党之间,也立刻
面临如何共处,以及如何处理所获得战果的大问题。

  到了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刚攻下长江以南的地区,其内部就爆发了宁汉
分裂的危机,同时也就引爆了国共间的重大历史冲突,国民党在南京的势
力,决定在当年的四月十二日采取清共的政策,接着在武汉的国民党也决定
与共产党分裂,国共之间的武装冲突也就无法避免。而在一九二七年八月一 
日,由中共人员主控的一些国民党部队,以朱德、贺龙与叶挺为首的军队,
在江西南昌发动兵变,与国民政府决裂,建立独立的武装部队。

  接着在八月七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全面清算陈独秀与
国民党合作的路线,而由瞿秋白出任中共领导人,宣布全面脱离国民政府,
而独立进行革命路线。之后中共各股的力量,设法在广东、湖南等地进行武
装革命,十一月十七日,由澎湃所领导之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海丰与陆丰地 
区,正式建立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从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内部,成
立了一个新的政府与新的国家。

  由毛泽东在湖南首创的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转战于湖南、江西后,与
朱德的部队在江西井冈山会师,建立了红四军团,井冈山很快就发展成为中
共最大的军事与政治中心。而中共其他地区的军政力量,也开始在长江中游
与华南一带,纷纷成立工农红军的武装力量,最高达到十二个红军组织。这
些红军所到之处,都成立了以工农民武装革命为主的苏维埃政权,无论是

第153页
“红军”还是“苏维埃”政府,当然都是模仿苏联军政架构的泊来品。而中
国共产党的早期运作,更是直接受到苏联共产党第三国际的指挥。中国共产

党在中国境内成为另外一个新的“国家”,在长江中游以及华南山区的江
西、湖南、福建、湖北、四川、安徽一带,非常迅速的发展,成为蒋介石所
领导的国民政府最大的威胁。

  在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想中,一切的资本主义与其所代表的帝国主
义,都是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所要消灭的头号敌人。对于受到苏联直接支持
与指挥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当时的日本在日皇的封建主义、日本财阀的资本
主义与军人的军国主义组合之下,它成为一个极端反共的国家(同时日、俄
还有历史的仇恨与战略上利益的冲突),日本的军国主义既然是苏联最大的
威胁,当然也就成为中共的首号敌人了。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既然是第三国际中的成员,当然是要把“打倒日
本”,“保卫苏联”,视为政党重要的政略目标。因此初期的中国共产党,
由于其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以及与苏联共存共荣的关系等特性,必然是对
日本军国主义,采取坚决对抗的立场。但是其出发点,主要不是站在保卫中
国民族主义的立场,而是站在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并且是为了支持苏
联与日本的历史对决才采取抗日的政策。

15.5  中国共产党抗日策略的变化

  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震惊了整个中国,当
时控制苏维埃区的中国共产党,发表了非常清楚的抗日立场。但是当时中共
抗日的基本论点是,为了维护全球无产阶级革命,以及捍卫苏联,因此要求
中国人民起来抗日,而其具体的行动内容是,要求中国人民推翻蒋介石的国
民政府,这样才能进行抗日。其后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更是号召军人
与群众,进行反国民政府的斗争,只有推翻国民政府,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的
政府,同时与苏联的力量结合,才能消灭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这是中国共
产党独立要推动抗日的时期。

  当时多数的中国人民,对于国民政府一再的忍辱负重,对日本的侵略退
让,已经失去了耐心,对于中国共产党明确的抗日立场,也给与奇特的反
应,因为他们需要有人领导抗日,但是他们不懂为什么共产党的抗日,不是

第154页
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而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老实说,早期投入积极抗
日运动的人士,多数是中产阶级与学生,并不是无产阶级的“工农大军”,
多数的中国人,对于所谓苏维埃政府,更是摸不清真正的意义,所以真正响
应中共抗日号召的,人数相当的有限,但是让一般人对于共产党的激进抗日
立场,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抗日大政方针,在于“先反蒋,才
能抗日”,目标在于保卫无产阶级与苏联的利益。中共非常善于利用日本侵
略中国北方的各个机会,只要蒋介石必须抽兵北调,红军绝对尾随攻击中央
军与扩大地盘,根本不给国民政府任何机会,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动员兵力,
与日军作战。红军这种利用蒋介石抗日来打击蒋介石的做法,当然使得国民
政府认为,中共的红军是中国抗日最大的内忧,于是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
府的抗日政策,要求“先安内,才能攘外”。安内最大的目标就是要肃清红
军的力量,如此国民政府才能完成统一与推动建设,以培植中国的国力与日
本作战。

  中共在一九三三年的一月十七日,由毛泽东与朱德联名发表抗日宣言,
开始有了立场的转变,中共要求中国所有的政治与人民的力量(除了国民党
之外)与中共联合,对日本的侵略,进行坚决的抵抗,抗日不再是为了全球
无产阶级以及苏联的利益为前提。

  一九三四年四月十日,当时中国正遭到日军攻占热河,以及威胁平津的
危机之时,中共更进一步的发表宣言,清楚地强调,中共希望中国所有不同
的政治力量,都应团结起来(这时共产党要求的抗日力量,不再限于工农与
无产阶级了,也包括了国民党一部分的力量,但是要求国民党停止对苏区的
进攻),对抗日本的侵略。不过中共仍然没有放弃抗日反蒋的基本立场。蒋
介石也没有松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方针,在日军侵略的压力下,国共之间
的战争,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除了政权与意识形态之争外,对于如何抗
日,双方的立场也是完全对立的。

15.6  中共的长征

  对于日本政府而言,最为担心的,正是中国的全面赤化,因为中国的土
广民众,一旦接受共产党的统治,并与苏联联合成为共同反日的力量,那么

第155页
日本绝对是无力招架,所以日本政府说什么也不能允许共产党的势力,在中
国发展成功。蒋介石若是积极剿共,日本政府还可以给国民政府一些喘息的
时间,假如蒋介石采取联苏容共的政策,那么日本政府只有对中国提前采取
断然的行动。

  到了一九三四年,在国共战争中,蒋介石开始明显地居于优势,当年十
月十四日,蒋介石的部队迫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瑞金,于是中共中央
决定依照计划突围撤退,而进行“长征”,红军从江西经过湖南、广西、贵
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肃,最后到达陕西北部,蒋介石的部队则一路的
追击围堵,顺带对沿路的诸侯,进行招安的工作,红军的实力在长征途中,
则是遭到了极大的损失。

  这时长征的红军,常以抗日为名,不断地发表声明,要求国民政府停止
内战,而对日本进行抗战。同时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了解,要继
续“抗日必先反蒋”的政策,是完全不切实际的事,蒋介石已经成为中国实
力最大的军政势力领袖,假如中国要抗日,反而非要蒋介石领导不可了,所
以中共有必要改变策略。

  一九三五年的八月一日,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第三国际的代表王明,利
用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抗日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要求中国所有党派停
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之后中共又多次发表抗日的政策宣言,
都是要求中国内部团结,组成抗日的政府与军队,同时对于国民党政府也不
再完全的排斥。但是这些政策宣言,全都是向全中国社会发出的,中共并没
有直接与国民党进行联系。

  直到一九三六年八月十日,中国共产党终于正式的对国民党发出共同抗
日的电函,正式称国民党为贵党,承认蒋介石为国民政府的委员长,并且表
示同意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与国防政策,要求国民政府与中共进行抗日合作
的谈判。这时中共的策略,已经由“反蒋抗日”,大幅的转向,改成“联蒋
抗日”与“迫蒋抗日”了。

15.7  蒋介石的联苏的抗日策略

  由于蒋介石的安内政策,在五次围剿红军之后,终于获得重大的成效,
不但原先在长江中游与华南发展的几十万红军,在经过长征到达西北只剩下

第156页
几万人而已,同时蒋介石的军政力量也开始进入西南的战略腹地,这时(一
九三四年)蒋介石开始考虑到抗日的国际战略局势。因为中、日战争不仅是
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更是全球列强利益发展的全面冲突之一,要想赢得战
争,中国与日本都需要争取国际社会对自己有利的因素,特别是需要掌握到
战争资源的供应,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这时日本已经以“反共反苏”的政策,获得了德国与意大利的结盟支
持,而国际社会虽然多数同情中国的遭到日本的侵略,以及不满自己在中国
的利益遭到日本的危害,但是当时没有一个国家敢与日本正面对抗,也不敢
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日建军计划。只有苏联因为与日本的矛盾,而会在某种程
度之下,“支持”中国抗日,以及德国因为担心中国全面偏向苏联,所以也
有限度地支持中国建军。

  蒋介石知道,中国只有完成统一与现代化之后,才能推动工业化与社会
改革,这个工程涉及到中国整个文化、社会结构的改革,根本不可能在短期
之内完成,因此中国若是与日本侵略者爆发全面的战争,中国一定要设法争
取到国际社会的支持。既然当时英、美的绥靖政策,不能协助中国抗日,那
么存在于苏、日之间的重大历史矛盾,应有中国可以利用的地方。在一九三
五年,蒋介石开始运用不同的管道,希望能够与苏联当局沟通,以建立合作
抗日的策略。

  而苏联当然是要求蒋介石停止剿共,才愿意与国民政府谈判结盟抗日的
可能性。因此在一九三六年五月,国、共之间,终于开始了秘密的接触,彼
此商讨有关团结抗日的条件。蒋介石也开始安排放弃必须完全的安内、才能
抗日的政策,苏联则在等待国民政府容共之后,再谈支援中国抗日的条件。
所以反共的国民政府,最后也走上了“联苏、容共以抗日”的道路。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明确地提出团结中国所有不
同的军政力量,共同对抗日本,这种基于民族主义感情的文宣力量,深深吸
引着当时多数的爱国青年,造成中共能够迅速地以抗日策略,成功地控制了
学运与工运的各种组织。许多爱国的青年,就是因为共产党明确的抗日主
张,而投效共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并非认同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
2。在当时中国的舆论,以及社会的认知,多数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坚决
___________
2 作者的先父就是其中的一位爱国青年,远从广东到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是林
彪)。

第157页
主张抗日的团体,而国民党则在瞻前顾后推托抗日的行动。因此要痛痛快快
的抗日,就要支持共产党。

  当时在抗日文宣技巧的模糊下,大家只看到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而
没有看到苏联对中国蒙古与新疆的侵略,大家只看到国民党与日本的周旋而
不敢一战,而没有看到共产党对苏联侵略中国从来没有反对的批判。由于日
本侵略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完整,成了中国必须对抗的强敌,可是苏联对中
国领土与主权长期、一贯的侵略,却没有受到中国应有的觉醒与防备--国
民政府联苏抗日的政策,反而受到中国社会普遍的支持。这只能说明中国所 
遭到的历史困境之险恶,中国无法顾到自己全面的利益,只能联合次要敌
人,对付主要敌人。

  历史的结果是,在中日爆发全面的大战之后,国民党为了抗日是拼掉血
本,共产党则在抗日战争之中,发展成为可以与国民党分庭抗礼的壮大实
力,苏联是白白捡到中国抗日的成果,并成功地使中国赤化,日本虽然是战
败国,但是仍然受到美国特殊的照顾与待遇。这就是为什么抗日战争成为中
国近代史中,最为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这场战争,也成为关系中国命运发 
展最为深远的巨变。


www.ccina.com

中国失土收复论坛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www.npla.org/glory